我国以山水画出名,传统书画除了山水还有哪些?
中国传统书画,自汉代又始称国画。山水画为其主要题材,根据绘画材料,又分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今年春晚特别火的《千里江山图》,就为著名的青绿山水代表。国画除了山水,另有人物和花鸟两种。这几种题材按照技法,又可分为写实、写意和工笔画法。这里面的写实,也绝非西方绘画的光影比例的搭配,而是相对写意画来说,在人物线条,山水轮廓方面的用笔要求。山水画中,以水墨为宗师,长期占据着画坛的统治地位。 最早的原诗岩石、彩陶画基本花鸟和人物为主(简单朴拙的笔画),以线条为主的造型手段那个时候即已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境外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产生了一定的宗教题材的内容,人物画占一定比例,山水画和花鸟画也略有表现。比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山水只是人物的背景和衬托。而他的《庐山图》布局还是幼稚,比之于《洛神赋》图里洛神你细致精妙的凌波微步、衣带微扬,这时候的山水,显得逊色多了。接着就是隋唐,绘画高度发展,最深人们审美和创作能力的提高,山水画和花鸟画,逐渐成为画家创作的首选和主流。至于元明清时代,山水中的水墨山水和花鸟画就成为各画派争相摹写的主要题材,反观这时候,人物画就已经不怎么受到画家们的喜欢了。 以上三个题材,在发展过程中又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人物画发端最早,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唐代阎立本的简练粗重,吴道子的“吴带当风”都成为一时之风范,他们注重人物神态,不满足于外貌的形似,以线造型,把人物画画到一个少有的高度。 唐水墨画是文人画的典型题材,适合表现画家对自然的感悟,对文化的思考。它的形成与水墨技法的发展密不可分,且各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的画家;五代时董源的氤氲,北宋范宽的厚实、米芾的丰润;后来的宋四家、元四家都在水墨画中形成了各自的风采。这种墨与水的交融,这种有笔有墨,见笔见墨的笔法,都是水墨画艺术的价格和魅力。 花鸟画因为和人们关系密切,从唐代作为独立的画科登上了画坛,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五代更是形成了西蜀画家黄签为代表的“黄家富贵”体和南唐徐熙为宗的“徐熙野逸”体,或用笔精细,轻色染成,或质朴大气,自然不羁,给后来者留下丰厚的艺术财富。
十大传世名画有《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上十座不朽的丰碑,是华夏文明史上十部伟大的巨著,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是华夏文明的永久标鉴。它们承载着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它们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它们流传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 作品特点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世瑰宝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极高的赞誉。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画家,也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画作,在中国及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画在古代被称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