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原弊(宋)欧阳修 农者,天下乏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原弊 (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乏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豁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闯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羊,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情。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情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粢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日: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其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日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 B.场功甫毕甫:刚刚 C.葫竞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籍:登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早,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予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日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木,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4.在宋代,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在当今社会,这种观点还成立吗?请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00字左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最佳答案:1.A 2.A 3.C 4.示例:成立。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我国的农作物歉收了,任何国家都没有能力帮助我国解决人民的吃穿问题。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温家宝总理讲;“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提高作物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棉、油、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才能避免世界粮荒的不利影响,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崩改革的全面展开,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5.(1)但现在做官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只是整理户口文书、听案断案罢了。 (2)种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计算他的支出和收入。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