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5 01:48:10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甲】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国国君。

②霁:天放晴。

③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实味不同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晏子避席对曰()

(3)叶徒相似()

(4)公被狐白之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其/实味/不同

2.(1)捆绑(2)座位(3)白白地(仅仅、只)(4)通“披”,穿

3.(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4.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5.示例:

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