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探索阶段主调内容第一阶段上世题目内容:(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探索 阶段 主调 内容 第一阶段 上世纪90年代 谁为主导 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两种路线激烈争论 第二阶段 2000年-2004年 看好市场化 “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医疗效率和水平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 第三阶段 2000年-2007年 市场化非 医改方向 面对医疗公益性不足,指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医改定基调,政府将承担基本公共医疗 第四阶段 2008年至今 新医改启动 2009年4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 材料二 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4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农民,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联系材料一,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三十年医疗改革探索过程。(14分) (2)联系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2分) 最佳答案:(26分) (1)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坚持实践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认识。(5分)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分)对医疗改革的认识源于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在医改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一市场市场手段不能解决医疗的公平问题,医疗公益性得到大家共识。新医改方案是否能正确解决医疗公平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3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随着对医疗改革认识不断深入,必将推动新医疗改革。(3分) (2)①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由党的执政领导核心地位决定。党进行政治领导和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党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分)我国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捍卫者,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建设服务型政府。(4分)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建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分)②有利于实现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分) 答案解析:略 考点核心: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