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在歌颂反抗斗争精神方面题目内容: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在歌颂反抗斗争精神方面有共同之处的应该是下列的() ①《唐吉诃德》②《西游记》③《红楼梦》④《神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最佳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西游记》体现了反封建的斗争精神,《神曲》体现了神学的斗争精神。 《西游记》系统地反映了中国释、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体系,将道教的天上、地狱和海洋的神仙体系与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并在同时执行“世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神曲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考点核心:《大清时宪历》:是由明清时期著名的的西方传教士汤若望所制定的历法,崇祯帝时,在徐光启的主持下,聘请汤若望重新制定历法。清初,他负责管理钦天监,制定了《大清时宪历》。行之不久被废止,康熙时期又重新启用。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