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5 00:44:19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注]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钮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腾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腾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粥:通“鬻”,贩卖。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B.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

C.三日不听政

D.则吾犹可以止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霸则吾地近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C.孔子遂行,宿乎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3.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涂不拾遗

A.驴不胜怒,蹄之

B.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六王毕,四海一

4.下面对文章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做了大司寇以后,有喜色。门人批评了他,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

B.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齐国人很害怕,想送土地给鲁国,黎组提出不同意见,齐国国君采取了他的建议,先送女乐和纹马给鲁国。

C.齐国人用女乐迷惑鲁国国君,鲁国国君三日不理政务,祭祀时又不守礼制,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D.师己送走孔子后,把孔子走时的话告诉季桓子,季桓子叹息着说,孔子是怪罪“我”收下了齐国的女乐。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A

2.A

3.B

4.A

5.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四方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不必向有司求情送礼,都给予接待和照顾,直到他们满意而归。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