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题目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邦在位时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史记卷十七》 材料二:2010年7月,江苏盱眙大云山千年古墓发掘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发现大型墓葬3座,车马陪葬坑1座,武器陪葬坑2座,陪葬墓13座。整座墓园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1号墓和2号墓已确定为夫妻墓,都已出土金缕玉衣。(玉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共流行了400余年。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只有皇帝、诸侯王及极少数近臣使用。)其中,2号墓还出土了玉棺。(如图)专家表示,基本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为一处西汉初期诸侯王级别的大墓。 问题:(8分) (1)材料一反映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2分)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专家判定的依据。(4分) (3)如要进一步确认墓主人的身份还需要提供哪些证据?(2分) 最佳答案:(1)分封制或郡国并行制。(1分)加强对地方控制,巩固刘氏天下。(1分) (2)从材料一: 一是只有刘姓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皇帝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从材料二:根据墓葬规模、形制和出土遗物可以判定,大云山汉墓诸侯王级别的大墓。(4分) (3)还需要与考古一致的文献记载,或直接说明墓主人身份的证据。(2分) 答案解析:略 考点核心: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