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22:52:41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1)博士:古:____今:____

(2)往事:古:____今:____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所表示的语气,并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吕蒙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肃与吕蒙结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孙权的性格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吕蒙的性格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三句与读书学习有关的诗句、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学习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1)古:当时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的最高一级。

  (2)古:历史;今:过去的事情。

2.(1)表示反问语气。我难道是要你研究经书去做博士码

  (2)表示限制语气。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些历史罢了。

(3)表示感叹语气。老兄为什么对这个道理知道得这么晚呢

3.(1)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对话睿智,善言辞,关心下属听劝,好学,自信

6.吴下阿蒙:形容学识尚浅的人。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7.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答案不唯一)

8.示例:学习知识态度要端正,要勤奋努力,多挤时间,只要肯下工夫,一定会取得成功。不能找借口,否则会一事无成。(意思对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