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并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题目内容:阅读并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名之不可________________ ④莫能肖也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4.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________________;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 最佳答案:1.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 2.(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3.B 4.B 5.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6.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