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文言文。《喜雨亭记》苏轼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22:45:44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文言文。《喜雨亭记》

苏轼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释】①阳:古代方位具体指是山的南面为阳、山的北面为阴;水的南面为阴、水的北面为阳。

②忭(biàn):喜乐的样子。

③滋炽:滋生、气焰高涨。

1.解释下面加粗字的意思。

始治官舍()吾亭适成()

2.下面文言语句结构与“吾以名吾亭”相同的一项()

A.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何陋之有?

C.作者名谁?山之僧智仙也。

D.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3.翻译下面句子。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将此亭命名为“喜雨”?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治:建造;适:刚好、正好。

2.D

3.不久之后足足有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4.因为建此亭时,恰逢久旱下雨,官民们因此而欢欣喜悦,一起来感谢上天的恩赐,所以用“喜雨”来命名。这也表达了作者重农爱民的可贵思想和喜悦之情。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