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题目内容:阅读下列诗文,回答文后各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佳答案:1.老翁逾墙走;存者且偷生;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2.A 3.三男邺城戌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新战死‖……无完裙。‖…… 第一层:三男全被征。 第二层:家中情况。 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5.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