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铜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与过量氯题目内容:Ⅰ.铜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与过量氯气反应得固体A,用稀盐酸溶解A,然后加试剂调节溶液的pH后得溶液B,溶液B经系列操作可得氯化铜晶体,请回答: (1)固体A用稀盐酸溶解的原因是__。 (2)检验溶液B中是否存在Fe3+的方法是__。 (3)已知元素在高价态时常表现氧化性,若在酸性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则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 Ⅱ.常温下,某同学将稀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氨水物质的量浓度/(mol·L-1) 盐酸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溶液pH ① 0.1 0.1 pH=5 ② c 0.2 pH=7 ③ 0.2 0.1 pH>7 请回答: (4)从第①组情况分析,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mol·L-1;从第②组情况表明,c__(填“>”“<”或“=”)0.2 mol·L-1;从第③组情况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c(NH4 )__(填“>”“<”或“=”)c(NH3·H2O)。 (5)写出以下四组溶液NH4 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0.1 mol·L-1 NH4Cl B.0.1 mol·L-1 NH4Cl和0.1 mol·L-1 NH3·H2O C.0.1 mol·L-1 NH3·H2O D.0.1 mol·L-1 NH4Cl和0.1 mol·L-1 HCl 最佳答案:Ⅰ.(1)防止铁盐、铜盐发生水解反应 (2)取少量溶液B,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溶液中无Fe3+,若溶液变红色,则存在Fe3+ (3)2Cu2++SO32-+2Cl-+H2O (4)1×10-5 > > (5)B D A C 答案解析:(3)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若生成CuCl沉淀,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SO32-会被氧化为SO42-。 (4)①组中,氨水与盐酸恰好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发生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H+)=1×10-5 mol·L-1;第②组所得溶液显中性,若等浓度混合,则溶液显酸性,故若显中性,则应该是碱稍过量,即氨水的浓度大于0.2 mol·L-1;根据计算可得,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NH3·H2O和氯化铵,由于pH>7,故氯化铵的水解程度小于NH3·H2O的电离程度,故c(NH4 )>c(NH3·H2O)。 (5)氯化铵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而NH3·H2O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故C中的c(NH4 )最小;而B中同时含有氯化铵和NH3·H2O,且该混合溶液中NH3·H2O的电离大于氯化铵的水解,故B中的c(NH4 )最大;D中存在的氯化氢抑制了NH4 的水解,故A中的c(NH4 )小于D中的,所以c(NH4 )的大小关系是B>D>A>C。 点拨:本题考查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浓度的比较,考查考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考点核心: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