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仪征市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工作,学校拟举办“告别陋习,文明优雅”的主题教育活动,题目内容:为配合仪征市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工作,学校拟举办“告别陋习,文明优雅”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次教育活动。 【校园扫描】 校园生活中,有些同学不认真学习,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出口成脏,且不以为然;把抽烟、喝酒当作“酷”;沉迷于网络与游戏,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这些同学来说,他们也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可还是有那么多学生偏偏明知故犯,“前仆后继”。 (1)这些同学缺乏什么优秀心理品质?(1分)请再举两个我们生活中的这种现象。(2分) 【班级讨论】 针对屡禁不绝的现象,各班级展开了专题讨论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告别这些不文明的陋习。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培养这一优秀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分)方法有哪些?(2分) 【出谋划策】 为了改变陋习,让校园更文明,培养上述优秀心理品质,学校准备向全校学生征集“金点子”。 (3)请你设计两种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2分) 最佳答案:(1)知耻之心(羞耻感)。(1分)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踩踏草坪等等。(每点1分。共2分。) (2)意义:羞耻之心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一种精神力量。(或一个人有羞耻心,在受到批评指责时就会感到羞辱,从而悔过自新,自觉按照社会要求去履行义务,不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件);知耻是一个人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它能催人奋进;羞耻之心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至关重要;羞耻之心使公民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道德责任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每点1分。共3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方法:对自己言行的过失和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有羞辱惭愧感;面对羞耻,正确的方法是由知耻而记耻,有记耻而奋发;结合实际谈具体做法(每点1分。共2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举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黑板报或手抄报竞赛;校园橱窗宣传、国旗下讲话;组织“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中学生”签名活动等等。(2分。只要言之有理,切实可行,均可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本题以告别陋习,文明优雅”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背景考查羞耻感。第一问围绕“明知故犯”,即可知道是羞耻感。事例结合实际即可。第二问意义可从对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思考。方法可从理论与生活实际角度切入。第三问活动形式比较多样化,只要言之有理,切实可行,均可酌情给分。 考点核心: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识基础上,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 自信的支点是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正确认识自己是自信的坚实基础,自我肯定是培养自信的重要途径。自尊的定义(北师大版): ①尊重爱护自己,并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爱护的心理需要; ②对自己的肯定,以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评价为基础; ③自尊不等同于自恋。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