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新雨山房记(明)宋濂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22:08:57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新雨山房记(明)宋濂

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①,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砲②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

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③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

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④,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

注:

①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

②楼橹:军中所建用于瞭望攻守的高台。戈砲,此处泛指兵器。

③糗粮刍茭:借指军需品。

④饫饱歌乎:饱足后歌啸。

⑤歌以发我:歌啸以引发我的兴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诸暨被兵特甚被:遭遇,遭受。

B.民惩其害,躲避深山大谷间惩:惩办、惩罚。

C.始辟址夷秽,创屋十馀楹夷:清除、锄去。

D.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殷:深重、酷烈。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

B. 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

C.生民各安其业仁杰其试为之

D.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余当鼓缶而和焉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张仁杰乱后“甚适”的一组是

①未乱时稍有禄食②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

③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④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

⑤饫饱歌乎,秩然成文⑥仁杰尚歌以发我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争夺给百姓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经过诸暨一带的人都为之伤感。

B.张仁杰在易代之后不与新朝合作,拒绝了郡县的征辟,宁可归隐田园诗酒自娱以终天年。

C.作者认为小可以喻大,透过一人一室的废兴盛衰,能看到社会的治乱和百姓的劳逸。

D.作者认为古往今来世之大治都是帝王贤臣拨乱之功,至于百姓只是相安升平,并不明白天下治乱之由。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线的三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

译文:

(2)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

译文:

(3)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

译文:

最佳答案:

1.B2.B3.C4.B5.(1)我预料天下一定会有修葺整顿房舍居室而恢复太平盛世景象的人,但我(一时)还没看到。

(2)旁边种植着数百竿高高的柱子,四季应时的各色花木也环绕着种植在房舍附近。

(3)虽然有供居住的房舍,可难道还有空维护修缮并体会居住在其中的安适吗?

答案解析:

1(应释为“恐惧、害怕”)

2(介词,释为“在”。A动词,成为/介词,对,向。C代词,借为“自己的”/语气副词。D兼词/代词。)

3(文中无依据。)

4(①“未乱时”⑤指诗经时代、“成周之时”⑥“尚”用指祈祷。)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