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①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题目内容: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①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②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复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③君得从先夫人于九原,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____________ (2)从轼官于凤翔____________ (3)君立屏间听之____________ (4)未期年先君没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乡贡进士方之女——蚓无爪牙之利 B.其后轼有所忘——此人为具言所闻 C.已而果然——有穴窈然 D.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妻子对丈夫结交的朋友细心观察,提醒丈夫要警惕的两类人,一类是_______________二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5.第②段作者精心描绘了夫妻日常生活的言谈,请简要概括妻子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1)嫁 (2)做官 (3)间隙、夹缝 、中间 (4)一周年(一整年、满一年) 2.B 3.(1)(她)每天用已逝父亲用来告戒我苏轼的话提醒(或告诉)我。 (2)你虽然死了,不过能与我母亲葬在一起,仍然做媳妇,有什么遗憾的呢?(或:你虽然死了,我这一生有与你结为夫妇这样的幸事,还有什么悲伤的呢?) 4.一类是见风使舵、投人所好的人;一类是对结交过于轻率的人。(意对即可) 5.知书达理、敏静娴淑;体贴丈夫;卓见有识。(意对即可)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