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一:明朝之前,人们在古丝绸之路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21:51:31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材料一:明朝之前,人们在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一苦峪城附近引水灌溉,发展农业,造就了一片物丰民富之地,如今还保留着古城址、寺院、石窟、引水渠道、古垦区等文化遗产。然而明朝开始,这里成了一座“死城”。

材料二:史料记载,薛仁贵在此中了埋伏,在粮草快要断绝的时候,生长于荒漠中名叫乌兰高腰的野草解救了全军的性命。研究表明,乌兰高腰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材料三:下图为苦峪城相关信息图。

(1)从气候、土壤的角度分析乌兰高腰的生长习性。(8分)

(2)图示区域降水总体空间分布特点是,成因是。图中A区域降水量(大于或小于)400mm,其形成原因是(8分)

(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苦峪城成为“死城”的原因:。(6分)

(4)结合该地地域特点,为实现苦峪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4分)

最佳答案:

(1)该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候干旱,光照充足(2分,原因),故喜光、耐寒、耐旱(2分,结果。答出其中2方面即可);生长于荒漠之中,沙质土壤,土质疏松(2分,原因),故要求土壤透气排水要好(2分,结果。一定要有土壤答案)。

(2)由东南向西北减少(2分);原因:由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2分)。大于(2分);成因:东南季风受山地(祁连山脉)抬升,形成地形雨。(2分)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2分,此点为理论依据);本区域气候干旱,人口增加,过度开垦和引水灌溉(2分,此点为原因),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城市补给减少逐渐衰落成为“死城”(2分,此点为结果)。

(4)发展旅游(沙漠风光、文化遗产),开发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发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等。(4分,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答案解析:

(1)既然该地适合乌兰高腰的生长,即可根据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反向推断乌兰高腰的生长习性。在气候上,该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故乌兰高腰喜光、耐旱、耐寒;在土壤上,该地为荒漠,土壤为沙质土壤,土质疏松,故乌兰高腰要求透气、排水性状良好的沙质土壤。

(2)根据材料三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变化特征,可知该区域降水总体空间分布特点是自东南向西北减少。成因为由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图中A区域位于闭合的400mm等降水量线内,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方法,A区域降水量大于400mm;该地位于祁连山,东南季风受祁连山的抬升,多形成地形雨。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是整体环境发生改变。该区域气候干旱,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垦和引水灌溉,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城市补给减少逐渐衰落成为“死城”。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扬长避短”的思路着手分析。该区域气候干旱,不便于发展种植业和耗水产业;但该地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可加大该新能源的开发;该地拥有具多种药用价值的乌兰高腰,可发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该地位于荒漠,且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可发展旅游业等。

考点核心: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定义: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二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