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送蔡元振序曾巩古之州从事①,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21:44:24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送蔡元振序

曾巩

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士择所从,故宾主相得也。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非惟守不得择士,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如不得其志,未可以辄去也。故守之治,从事无为可也;守之不治,从事举其政,亦势然也。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噫!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不惟其同守之同。则舍己之是而求与之同,可乎不可也? 州为不治矣,守不自任其责,已亦莫之任也,可乎不可也? 则举其政,其孰为立异邪? 其孰为侵官邪? 议者未之思也。虽然,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故曰,亦势然也。

今四方之从事,惟其守之同者多矣。幸而材从事,视其政之缺,不过室于叹、途于议而已。脱然莫以为己事。反是焉,则激。激亦奚以为也? 求能自任其责者少矣。为从事乃尔,为公卿大夫士于朝,不尔者其几邪!

临川蔡君,从事于汀,始试其为政也。汀诚为州治也,蔡君可拱而坐也;诚未治也,人皆观君也。无激也,无同也,惟其义而已矣,蔡君之任也。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亦蔡君之任也。可不懋欤? 其行也,来求吾文,故序以送之。

注:

①从事:官名,州郡长官之僚属,副职,如从事史、从事中郎、别驾从事、治中串等②义:同“宜”,适宜、适当,有分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之州从事,皆自辟士辟:征召,聘请

B.不惟其同守之同同:相同,一样

C.为不治矣治:治理得好,太平

D.幸而材从事材:有才能的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如不得其志,去之可也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

B.蔡君可拱而坐也侣鱼虾而友麋鹿

C.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故序以送之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小题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今之州从事,皆命于朝”所导致弊害的一组是(3分)

①士亦不得择所从,宾主岂尽相得哉

②从事举其政,则为立异,为侵官

③迹其所以然,岂士之所喜然哉

④惟其守之同者多矣

⑤反是焉,则激

⑥其异日官于朝,一于是而已矣

A.②③⑤

B.①②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小题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一个州的太守无权征召、聘用从事,一个读书人也不能自由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则上下级相处不会融洽。

B.作者告诫蔡君要明确作为从事的责任,不要激化与上司的矛盾,也不要一味随声附和,做事要有分寸。

C.作者认为,在朝廷做公卿大夫的能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的都少有,更何况这些做州从事的人呢?

D.文章善于运用对比分析说理,说服力强。如古今聘用方式及其效果的对比,今之从事对待上司或“同”或“激”做法的对比等。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 议者不原其势,以为州之政当一出于守。

译文:

(2) 从事可否其州事,职也。

译文:

(3) 脱然莫以为己事。

译文:

最佳答案:

小题:B

小题:D

小题:C

小题:C

小题:

(1)好发议论的人不推究这种情势,认为一州的政事应当一律由太守一人作出决定。

(2)从事对本州的政事表示赞成或反对,这是他的职责。

(3)很超脱的样子不把政事当作自己的事。

答案解析:

小题:(附和,赞同,动词)

小题:连词,表目的。(A代词∕助词,B表修饰关系∕表并列关系,C由∕对于)

小题:(②一些人对从事职权范围的错误认识。

③追究原因。

⑥明确蔡君日后升官应尽的责任。)

小题:(推导刚好相反,原文针对的是州从事,此题针对的却是公卿大夫)

小题:

(1)(采分点:议者,原其势,一出于守。)

(2)(采分点:可,否,职也)

(3)(采分点:脱然,莫,以为)

(每小题3分,共9分)

附文言文翻译:

古代的州从事,都是由州太守自己聘请读书人担任,读书人也可以自己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所以上下级关系是很融洽的。如果从事觉得不顺心,离开他的上司也是可以的。现在的州从事,全部由朝廷任命,不仅太守不能选择读书人,读书人也不能选择他要跟随的太守,上下级之间怎么能相处融洽呢!如果从事觉得不顺心,也不能立即离开。因此太守把地方治理好了,从事就无事可干;如果太守治理得不好,从事只得把政事掌管起来,这也是形势所迫啊,(不得不)这样。好发议论的人不推究这种形势,认为一州的政事应当由太守一人作出决定;如果从事把政事掌管起来,那就是另立政治标准,侵犯长官的权限。唉!从事对本州的政事表示赞成或反对,这是他的职责,不应该只是附和太守所赞同的意见。那么,放弃自己的正确意见,而只求与太守的意见保持一致,这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一州没有治理好,太守不承担自己的责任,(而这个作从事的),自己也不主动把政事担当起来,这是应该还是不应该呢?那么,从事主动把政事担当起来,这怎么是另立政治标准呢?这又怎么是侵犯长官权限呢?(可见),好发议论的人并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啊。虽然如此,推究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难道是做从事的读书人喜欢多揽事吗!所以说,这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这样啊。

现在全国各地的从事,只知道对上司的意见随声附和的人实在太多了。幸而有个有才干的从事,看到当地政事上的漏洞,也不过在家里叹气,在路上发牢骚罢了,他那种轻慢超脱的样子,根本就没把政事当自己的事。(如果)与这种态度相反,就会激化与上司的矛盾。而激化矛盾,又有什么用呢?要想找一个主动承担责任的人实在太少了。在地方上当从事是这样,在朝廷上当公卿士丈夫的人,不这样的又有几个呢!

临川蔡元振君,到汀州去作从事,开始尝试着进行政事活动。汀州如果被太守治理得好,蔡君就可以合抱两手闲坐无事了;如果治理得不好,人们就看蔡君你的了。你既不要激化与上司的矛盾,也不要一味随声附和,凡事只要做得适合分寸就好,这是蔡君你的责任啊。如果将来有一天到朝廷上做官,全都照这样办就行了,这也是蔡君你的责任啊。你怎么能不自勤自勉呢?蔡君临行前,来求我写一篇文章,所以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他。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