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文,回答1~6题。[甲]游太和山日记徐霞客  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21:42:42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回答1~6题。 [甲]游太和山日记

徐霞客十一日,登仙猿岭……五里,越一小岭,仍为郧县境。岭下有玉皇观、龙潭寺。一溪滔滔自西南走东北,盖自郧中来者。渡溪.南上九里冈,经其脊而下,为蟠桃岭,溯溪行坞中十里,为葛九沟。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日方下舂,竞止坞中曹家店。

注:

①逾:跳过,越过。

②山、陕:山西省、陕西省的简称。

③舂:通“冲”,下坠。[乙]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白乐天见而爱之。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台南有方池。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如盖(),如龙蛇()……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记,故云甲庐山者。

注:

①匡庐: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

②戛(jiá):摩,摩挲。

1.“记”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常见的散文体裁。初中阶段,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同类的文章,请你根据回忆和对比,从写作内容和行文风格上,分别为[甲][乙]两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课文。将文题写在相应位置。

2.请用“/”为下边的句子准确断句。

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解释[甲][乙]两文中加粗的“溯”“蹊”“及”“旦”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义,将“张”“竖”“走”三个字准确还原到[乙]文的括号里。

5.[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庐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一组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请默写出这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边的句子。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满井游记》与《游太和山日记》最近似。《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与《庐山草堂记》最近似。

2.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

3.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达到旦:早晨

4.竖张走

5.介峰寺间(或:面峰腋寺)。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7.介于香炉峰(山峰)遗爱寺(寺庙)之间,那地方最美(最好),又是庐山之最(第一)。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