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王若虚字从之,京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王若虚字从之,京城人也。幼颖悟,若夙昔在文字间者。擢承安二年经义进士。调鹿州录事,历管城、门山二县令,皆有惠政。秩满,老幼攀送,数日乃得行。用荐入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国,还授同知泗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实录》成,迁平凉府判官。未几,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 天兴元年,哀宗走归德。明年春,崔立变。群小附和,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人或少忤,则谗构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今召我作碑,不从则死,作之则名节扫地,不若死之为愈。虽然,我姑以理谕之。”乃谓奕辈曰:“丞相功德碑当指何事为言?”奕辈怒曰:“丞相以京城降,活生灵百万,非功德乎?”曰:“学士代王言,功德碑谓之代王言可乎?且丞相既以城降,则朝官皆出其门,自古岂有门下人为主帅诵功德而可信乎后世哉?”奕辈不能夺,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众议属二君,且已白郑王矣,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促迫不已,祁即为草定,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乃自为之,既成,以示若虚,乃共删定数字,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不果立也。 金亡,微服北归镇,与浑源刘郁东游泰山。至黄岘峰,憩萃美亭,顾谓同游曰“汩没尘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诚得终老此山,志愿毕矣。”乃命子忠先归遣子恕前行视夷险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文章号《慵夫集》若干卷《滹南遗老集》若干卷传于世。 节选自《金史•王若虚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满,老幼攀送攀:拉,挽留 B.奕辈不能夺夺:使……改变 C.若虚自分必死分:分开 D.好问意未惬惬:满意,满足小题2:下列家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数日乃得行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B.请为立建功德碑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二君其无让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若虚离任时,百姓不分老幼都来送行,过了几天才能出发,这正说明其得信于民、政绩突出。 B.文章详写王若虚拒绝撰写崔立功德碑一事,意在表现其珍视名节,不趋炎附势的品格。 C.文章中王若虚与同游者所说之言意即:“在尘世中沉沦了一生,没有料到晚年却到达仙人的洞府,果真能在此山终老,我的愿望就完全实现了。” D.通观全文,主要反映了王若虚性格机警善辩的一面。 最佳答案: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答案解析:小题1:C(分:fèn,料想) 小题2:B(为:替、给; A乃:才/是; C其:语气词,一定/代词,我; D以:拿/因为) 小题3:D(全文主要表现王若虚有异才、重名节、不趋炎附势。) 参考译文: 王若虚字从之,是京城人。从小聪颖慧悟,好像老早就跟文学很熟悉似的。 承安二年考取经义科进士,调任鹿州录事,历任管城、门山二县县令,都有爱民的政绩。任期满,百姓不分老幼都来挽留送行,过了几天才能出发。因人推荐,召入朝廷任国史院编修官,升为应奉翰林文字。奉命出使夏国,还朝后被任命为同知泗军州事,留下来提任著作佐郎。正大初年,《宣宗实录》编撰完成,升为平凉府判官。不久,召入朝任左司谏,后来又调为延州刺史,入朝提任直学士。 天兴元年,哀宗奔走到归德。第二年春天,崔立之变发生。各种小人都附和他,请求为他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的名义命令王若虚起草碑文,翟奕一类人依仗权势,作威作福,若有人稍稍顶撞他们,就进谗言,罗织罪名,立即被杀害。王若虚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私下对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说:“现在召我作碑文,我不顺从就会被杀害,作了就会败坏名节,声誉扫地,不如一死为好。即使这样,我仍然姑且以道理说服他们。”于是告诉翟奕等人说:“丞相功德碑应当把哪些事写进去?” 翟奕等愤怒地说:“丞相带领京城归降,使上百万的百姓得以活命,这不是功德吗?”王若虚说:“学士的职责是供王立言,把撰写功德碑称作是代王立言,可以吗?况且丞相既然以京城归降,那么朝廷百官都是丞相门下的人。自古以来,难道有门下之人为主帅歌颂功德,而能使后代人相信吗?”翟奕等人不能强制他,于是召太学士刘祁、麻革等赶到尚书省,元好问、张信之将立碑的事告诉他们,说:“大家的意见是请你们二位撰写碑文,而且已经报告给郑王了,请二位不要推辞。”刘祁等坚决推辞并离去。以后几天,不断催促,刘祁就草定了碑文,交给了元好问,元好问不中意,于是自己撰写,写成以后给王若虚看,共同删订几个字,但只是直接叙述事件经过罢了。后来元军入城,功德碑没有建立。 金国灭亡后,他改穿平民服装向北回到镇阳,与浑源刘郁东行游历泰山,来到黄岘峰,在萃美亭歇息,环视同游的人说:“我在尘世中沉沦了一生,没有料到晚年却到达仙人的洞府,果真能够在此山终老,我的愿望就完全实现了。”于是叫他的儿子王忠先回去,派另一儿子王恕往前走,看山路的平坦险峻,于是垂足坐在一大石上,坐了很久,闭着眼睛便去世了,时年七十岁。所著文章集于《慵夫集》、《浮南遗老集》各有若干卷,流传于世。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