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3题。汉明帝尊师 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题目内容: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汉明帝尊师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汉明帝刘庄。 ②驾幸,到。 ③听讲。 ④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位和封地。 ⑥此为病情。⑦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1)太师在是( ) (2)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 (3)拥经而前( ) (4)抚荣垂涕( ) 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1)这里 (2)全部 (3)走前 (4)眼泪 2.答案:每次桓上荣患病,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 3.答案:《送东阳马生序》和《汉明帝尊师》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写了尊敬老师的内容。不同的是,《送东阳马生序》只写了作者在求学期间尊师的故事,而《汉明帝尊师》却写了刘戌在继承皇位前后始终如一的尊师态度,更是感人。古人这类尊师的故事,启发我们无论在任何时期、处于仟么位置,我们都应尊敬自己的老师。(围绕“尊师”回答即可)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