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题目内容: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窥:觊觎。 B.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伦:辈,类。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尝:曾经。 D.秦人开关延敌 延:抵抗。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北收要害之郡 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A.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 B.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 C.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 D.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 3.下面是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极力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 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 C.第二段文字,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物四个方面突出显示出山东诸侯力量的雄厚。 D.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秦,合纵解体。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D 2.D 3.C 4.(1)各诸侯国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2)秦国没有耗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走投无路了。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