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任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题目内容: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任贤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②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④之曰:“卿⑤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患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⑥。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⑦,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注】①(隐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追封他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大子”。 ②(擢)提拔,提升。 ③(雅)一向,向来。 ④(劳)抚慰。 ⑤(卿)对人表示亲热的称呼。 ⑥(多所弘益)意思是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⑦(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公子小白获胜,即位,这就是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太宗既诛隐太子。() ②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本,从太宗对魏征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太宗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①已经; ②屡次、多(大意正确即可) 2.①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 ②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大意正确即可) 3.“略”。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