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的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的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乙】墨者①有钜子②腹黄享③,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④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选自《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 ①墨者:指墨家。 ②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学有成就的人称“钜子”。 ③腹黄享(tún):人名。 ④秦惠王:战国时秦国国君。 1.结合语境解释(甲)文中的“引喻失义”和(乙)文中的“天下之大义也”中的“义”的意思。 ①引喻失义 义: ②天下之大义也 义: 2.对下面语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B.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刑:罚 C.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 赐:恩赐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道理 3.将选文中画“ ”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文: (2)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译文: 4.读完这两段选文,你从中领悟到什么呢?假如现在让你向你的班主任老师(或班长)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一条建议,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请结合你在阅读中所获得的感悟,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0字) 你的建议: 最佳答案:1.①适宜,恰当; ②正义。(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1)D(应为“治”) 3.(1)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2)(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4.“略”。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