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是年冬,余为友人作中保所累,家庭失欢,寄居锡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是年冬,余为友人作中保所累,家庭失欢,寄居锡山华氏。 明年春,将之维扬而短于资,有故人韩春泉在上洋幕府,因往访焉。衣敝履穿,不堪入署,投札约晤于郡庙园亭中。及出见,知余愁苦,概助十金。园为洋商捐施而成,极为阔大,惜点缀各景,杂乱无章,后叠山石,亦无起伏照应。归途忽思虞山之胜,适有便舟附之。时当春仲,桃李争妍,逆旅行踪,苦无伴侣,乃怀青铜三百,信步至虞山书院。墙外仰瞩,见丛树交花,娇红稚绿,傍水依山,极饶幽趣。惜不得其门而入,问途以往,遇设篷瀹茗者,就之,烹碧罗春,饮之极佳。询虞山何处最胜,一游者曰:“从此出西关,近剑门,亦虞山最佳处也,君欲往,请为前导。”余欣然从之。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立,石作横纹,至则一山中分,两壁凹凸,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其人曰:“相传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洞然见天。俯首下视,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其人叹曰:“壮裁!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阳乌将落,未得遍游,拾赭石十余块,怀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节选自《浮生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敝履穿,不堪入署/署:官署 B.投札约晤于郡庙园亭中/札:书信 C.猿攀而上,直造其巅/猿:猿猴 D.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沽:买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作者游玩之兴的一组是( ) ①墙外仰瞩,见丛树交花,娇红稚绿,傍水依山,极饶幽趣 ②询虞山何处最胜 ③余欣然从之。出西门,循山脚 ④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 ⑤俯首下视,腿软欲堕。 ⑥其人叹曰:“壮裁!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为朋友做担保受到连累,令父母生气致使失去了家庭的欢欣,寄居,谋生,盘缠短缺,本文记叙的是作者陷于愁苦中的快乐的游历。 B.城隍庙园是由外国商人捐资建成的,极其开阔宏大,可惜作者认为各种景物的点缀,杂乱无章,后园叠造的假山石,也没有起伏照应。 C.时令正当仲春,桃李争艳;作者逆旅行踪,游玩了虞山景色最好的地方。 D.作者爬到山的巅峰,他的朋友赞叹他“真壮观呀!还没见过像您这样豪迈的游客”。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惜不得其门而入,问途以往,遇设篷瀹茗者,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洞然见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C 2.C 3.D 4.(1)可惜(我)找不到进入(虞山书院)的门。(我)打问着道路往前走,遇到有人搭起帐篷卖茶,便坐在茶摊上。 (2)传说的洞府,其实深只有一丈左右,顶上有一条石缝,从中可以清楚地看见天空。 (3)(我)怀揣着(石子)回到了旅店。背起行囊搭夜航抵达苏州,然后返回锡山。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