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题目内容: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①,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②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③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④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⑤馈⑥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计吾功者,不受桃,是无勇也,士众而桃寡,何不计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⑦而再搏乳虎⑧,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⑨,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⑩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视之,则大鼋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使者复曰:‘已死矣。'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注释】①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②长率:官长和下属。 ③器:人物。 ④勍:qíng刺杀⑤少:稍,只。 ⑥馈:kuì赠送。⑦猏:jiān野猪 ⑧乳虎:哺乳的母虎⑨却:打退。三军:这里指敌人的军队。再:两次。⑩济:渡。 鼋:yuán猪婆龙之类。骖:古代一车驾四马,中间二马称“服”,两边二马称“骖”。砥柱:山名,在三门峡黄河之中。挈:qiè拿着,提着。津:渡口。挈:同“契”,断绝。领:脖子。殓:liàn收殓,收尸入棺。 1、翻译下面这些句子,注意里面的文言句式。 ①晏子,智人也! ②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 ③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2、晏子杀三士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你读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 最佳答案:1、①晏子是聪明人啊。(判断句) ②我们的勇武不如你,功劳不及你。(宾语前置句) ③晏子经过他们面前快步行走表示敬意,三个人却不站起来。(省略句。“过”后省略了“之”字) 2、今君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 3、“略”。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