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9:57:4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东南佳山水,如东西洞庭、阳羡、京口、金陵、吴兴、武林,浙西径山、天目,浙东五泄、四明、天台、雁宕、南海、落迦,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襥被。不治装,不襄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签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缰父为伴侣。侈罗粥粥,口不能道词;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辇悦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扳绝磴,上十数里,正德间白云、云外两僧团瓢尚在。复上二十余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已而游黄山、白岳、九华、匡庐,入闽,登武夷,泛九鲤湖;入楚,谒玄岳;北游齐鲁、燕冀、嵩雒;上华山,下青柯枰。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玄对山水,力耕奉母奉:奉养。

B.不治装,不裹粮治:准备。

C.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走:运,拿。

D.心动趣归趣:情趣。

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手迹犹在其家 ②其与人争奇逐胜

B.①年三十,母遣之出游 ②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C.①以盗岩为床席 ②秋冬觐省,以为常

D.①徐霞客者,名弘祖 ②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徐霞客善于游历的一项是( )

①奇情郁然,玄对山水

②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③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

④居平未尝辇悦为古文辞

⑤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

⑥其颠罡风逼人,有麇鹿数百群,围绕而宿

A.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霞客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他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从文中的叙述看,徐霞客游览山水很大程度上是天性使然。

B.母亲让他每年的夏、春、秋三季出游,秋、冬天冷的时候,拜望长辈,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个支持儿子的母亲,她鼓励儿子出游,这对徐霞客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C.他出行,只带着一个奴仆和一个僧人,一根拐杖,一个包袱。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忍受饥饿几天不吃饭,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

D.游览天台山、雁荡山回来,拜访陈木叔在临海的住处。陈木叔问他:“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吗?”徐霞客不敢肯定地回答。于是他又重新返回雁荡山,十天后回来把山顶的情况说给陈木叔听。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D

2.B

3.D

4.C

5.(1)徐霞客生在乡里,却奇情充沛,深深地喜爱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

  (2)可一旦和他讨论辨析山水的脉络,搜寻探讨各地的形胜,就突然变得能言善辩起来。

  (3)心中惊动急速回家,回家后发现他母亲正生着大病,咬着手指盼望着他呢。(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