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题目内容: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数罟不入洿池 罟:网 C、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敬爱兄长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检查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寡人之于国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王好战,请以战喻——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故木受绳则直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则群聚而笑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的文章气势雄伟,感情充沛,爱憎分明,辞锋犀利,善用譬喻,也善用寓言,幽默风趣。出自本文的成语有“五十步笑百步”“弃甲曳兵”等。 B、这篇文章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C、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通过事例设喻,启发对方,来宣传“仁政”思想并引导他最后实行了王道政治。 D、文章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最佳答案:1、D 2、C 3、C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