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9:23:4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遡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因:就、随之。

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侈:奢侈。

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制:规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赡:足。

2.通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语气助词。

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张网以伺,犹言陷害。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黑白相间。

D.则盍反其本矣!/盍:通“盖”,“何不”的合音字。

3.加粗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B.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C.盖亦反其本矣!/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D.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4.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三段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正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C.“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正面阐述怎样“制民之产”并教育百姓。

D.选文第三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

5、翻译下列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B

2.D 

3.B

4.A

5.(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2)希望夫子(或者先生)辅助我的达到我的志愿,并用易懂的方法来教导我。

 (3)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4)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