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亨。其先浙江绍兴人也题目内容: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亨。其先浙江绍兴人也。四世祖某为锦衣校尉,始家北直录①之通州,为通州人。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②内地,将薄城。而会县令摄篆旁邑③,丞,簿选懦怖急④,男女奔窜。应元带刀鞑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⑤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注释: ①北直隶:今河北省地区。 ②阑人:擅自闯入。 ③摄篆旁邑:代管邻县政务。 ④选 (xǔn)懦怖急:怯懦恐惧。 ⑤行:商店。 1.与“始家北直隶之通州”中“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手长铲 B.吾上恐负朝廷 C.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D.未尝稍降辞色 2.对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薄(单薄)城 B.官(作官)京仓大使 C.然苦无械(机械) D.直(仅仅)取诸我 3.下列句中“从”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从我杀贼护家室 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C.子路从而后 D.公子从车骑 4.下列各句中“诸”与“直取诸我”中“诸”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诸生学于太学 B.假诸人而后见也 C.予观雁荡诸峰 D.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5.有关阎典史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阎典史的祖籍本不是通州,他四世祖因为为官,才将家搬到通州。 B.由他出面组织抗贼,是因为县令不在当地,且丞、簿又怯懦恐俱。 C.当江盗逼近县城的时候,阎典史挺身而出,使用巧计,将敌击退。 D.大敌当前,阎典史不仅拿出自己的钱为大家购买军械,而且亲临前线,亲手杀敌。 最佳答案:1.A 2.B 3.D 4.B 5.C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