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1—5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题目内容: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1—5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年九十五卒。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杀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于法不合罪。”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杀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杀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 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节选自《后汉书·郭陈列传》) 1.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世衣冠/衣冠:借指士大夫、官绅 B.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关:关押 C.伏惟天恩莫不荡宥/伏惟:伏在地上想 D.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无虑:大约、大概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 ②皆以美于徐公 B.①事皆施行,著于令 ②以全人命,有益于边 C.①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 ②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 D.①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 ②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 3.下面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躬掌法宽平的一组是() ①于法,彭得斩之 ②躬以明法律,召入议 ③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 ④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 ⑤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⑥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 A.③⑤⑥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4.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躬家族世代为官,父亲郭弘是当年著名的断案专家,郭躬年轻时继承父业,精通法律,后来做了郡吏,被公府征召。 B.郭躬认为,按照法律,秦彭应该斩首,但是现今秦彭另率一支军队驻扎于别处,情况不一样。 C.郭躬认为,犯罪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种,对过失犯罪的应比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 D.郭躬认为皇恩浩荡宽宏,在押死刑犯在大赦时都获得了新生,但大赦令还没恩及那些已经逃亡的死刑犯。 5.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 ①躬以明法律,召入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B 2.C 3.A 4.B 5.①郭躬因为通晓法律,也被召见参与审理。 ②于是写了条陈,把四十一条量刑过重可以从轻论处的条文上奏皇帝,这些都得到了施行,并写到了法律条文中。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