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10年。10年来,《感动题目内容: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10年。10年来,《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展现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其中既有钱学森、朱光亚、袁隆平、季羡林等著名科学家、学者,也有徐本禹、丛飞、王顺友、谢延信、孟祥斌等普通百姓、军人等。 (1)《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请你谈谈举办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8分) (2)《感动中国》向全国观众展现了10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他们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请你列举他们身上体现的美德或精神。(至少三方面)(3分) (3)某校九年级二班同学在观看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后,开展了“寻找身边的感动”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父母、老师、同学曾经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令你感动的人或事,记录自己的成长。(字数要求50字左左右,注意回答本题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4分) 最佳答案:(1)举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弘扬奉献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每要点2分,共8分) (2)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乐于助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每一种优秀品质为1分,共3分) (3)叙述完整即可得满分,空话、大话、达不到字数要求可酌情扣1-2分,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为0分。 答案解析:本题是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入手来考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一问主要考查的是举办这个活动对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第二问,是将中华民族精神与感动中国人物联系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第三问是要求学生写一则议论文,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点核心: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识基础上,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 自信的支点是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正确认识自己是自信的坚实基础,自我肯定是培养自信的重要途径。自尊的定义(北师大版): ①尊重爱护自己,并期望得到他人尊重爱护的心理需要; ②对自己的肯定,以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与评价为基础; ③自尊不等同于自恋。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