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①也;内不化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8:35:17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得道之士,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所以入人也;内不化,所以全其身也。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赢缩、卷舒,与物推移,故万举而不陷。所以贵圣人者,以其能龙变也。今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此察于小好,而塞于大道也。

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荆饮非犯河中之难,不失其守,而天下称勇焉。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文王葬死人之骸,而九夷归之;武王荫喝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越王勾践一决狱无辜,援龙渊而切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罚也,而战武士必其死。故圣人行之于小,则可以覆大矣;审之于近,则可以怀远矣。(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注:

①人人:与世人和谐。

②捲(quán)捲然:勤苦貌。

③做(cì)非:人名。

④罢(pí):通“疲”,疲劳,病弱。下同。

⑤喝(yè)人:中暑的人。

⑥龙渊:宝剑名。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诎伸/诎:同“屈”。

B.故田子方隐一老马而魏国载之/载:拥戴。

C.武王荫喝人于樾下/荫:树荫。

D.越王勾践一决狱无辜/狱:案件。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②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B.①故万举而不陷②天下平而无故矣

C.①赢缩、卷舒,与物推移②寘诸橐以与之

D.①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②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失其守,而天下称(之)勇焉

B.罢武闻之,知(田子方)所归心矣

C.(齐庄公)回车而避之

D.汤教祝网者,而四十国朝(焉)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具体表现“行小覆大”“审近怀远”的一组是()

①捲捲然守一节,推一行,虽以毁碎灭沉,犹且弗易者

②赵宣孟活饥人于委桑之下,而天下称仁焉

③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④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

⑤齐庄公避一螳螂而勇武归之

⑥武王荫喝人于樾下……而天下怀其德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内有操守,外能与物推移,即使处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也不会陷于失败的境地。

B.田子方用丝绸赎回了病弱的老马,表现了他的怜悯之心,老弱的军人因此归附于他。

C.作者用螳臂当车的故事,表现了齐庄公对“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行为的否定。

D.文王葬死人之骸、勾践自罚等事例表现了圣人慎重对待身边的事,可以使远方的人归附。

6.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见小行则可以论大体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C

2.A

3.B

4.D

5.C

6.(1)因此看一个人具体的行为,就可以评价他的思想了。

  (2)年轻的时候贪图它的力气,老了就抛弃它,这是仁德的人所不愿做的。

  (3)那些勇敢的人听到这件事,都知道自己应该为谁效死力了。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