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锦石滩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题目内容: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锦石滩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玛瑙,如今时所重六合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 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净练②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余尝拾取数枚归,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一类圭,正青色,红纹数道,如秋天晚霞;又一枚,黑地布金彩,大约如小李将军③山水人物。东坡《怪石供》所述,殊觉平常。藏簏④中数日,不知何人取去,亦易得不重之耳。 一日,偕诸舅及两弟游洲中,忽小艇飞来,一老翁向予戟手,至则外大父方伯公⑤也。登洲大笑:“若等谩我取乐!”次日,送《游锦石洲》诗一首,用蝇头字跋诗尾曰:“老怀衰飒,不知所云,若为我涂抹,虽一字不留亦可。” 嗟夫!此番归去,欲再睹色笑,不可得矣! 注释: ①六合:今江苏六合。县有灵岩山,产五色文石,价格不菲。 ②净练:洁白之绢,比喻江水。 ③小李将军:李昭道,画家。 ④簏:小篓子,用于放置笔墨纸砚等。 ⑤外大父方伯公:即袁氏兄弟的外祖父龚大器 1.下列句中的“其”与“列坐其上”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真不知马也 B.见渺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C.其如土石何 D.欲穷其林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写锦石滩的迷人之处,也交代了下文作者与朋友屡次登临的原因。 B.第二段中作者把锦石滩比喻为瑶池仙岛,说它周围江水澄澈,如白练萦绕,滩上花团锦簇,可以留得文人雅士在此相聚闲游。 C.作者因没有邀请外祖父一同去游锦石滩而遭到怪怨,但外祖父随后登滩共游时的情形仍给他留下了愉快的记忆。 D.作者游锦石滩如同渔人探访桃花源,都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恨。 3.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①长可五六里 可:__________ ②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 类:__________ ③若等谩我取乐 若:__________ ④余尝拾取数枚归 尝: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藏簏中数日,不知何人取去,亦易得不重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日,偕诸舅及两弟游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B 2.D 3.①大约 ②像 ③你、你们 ④曾经 4.①(我就把它们)放在篓子里好几天,不知道哪个人拿走了,(这)大概是东西容易得到就不重视吧。 ②有一天,我偕同几位舅舅和两个弟弟到洲上去游玩。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