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8:25:4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攫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示:显露。

B.擿玉毁珠,小盗不起/擿:扔掉。

C.殚残天下之圣法/殚:害怕。

D.则天下不铄矣/铄:炫耀。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鱼不可脱于渊②故跖之徒问于跖曰

B.①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②是乃圣人之过也

C.①掊斗折衡,而民不争②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D.①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②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庄子“绝圣弃智”主张的一项是()

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②摘玉毁珠,小盗不起

③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④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

⑤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⑥天下之德始玄同矣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⑥

4.下列有关文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认为断绝圣人,摒弃智慧,社会就会安定,大盗就能中止;丢弃那些贵重的器物,不崇尚珠宝金玉,人们就不会偷盗。

B.庄子认为是斗斛、秤杆等量器的出现,造成了百姓的争斗,要解决这种争斗,最好的办法是“掊斗折衡”。

C.庄子基于自己被压迫的阶层和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的仇恨,明确提出要折断工倕的手指,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

D.庄子认为,天下出现邪恶的原因,在于曾参、史鱼、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之流炫耀自己的品德和智慧,迷乱了天下人。

5.把下面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C

2.D

3.B

4.C

5.(1)尽皆摧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2)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偏离正道之事。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