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5题。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题目内容: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5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①。隐心而后动②,谤议庸何伤③?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④。在涅贵不缁⑤,暧暧⑥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⑦。行行⑧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⑨,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东汉崔子玉《座右铭》) 注释: ①纪纲:法度;行动准则。 ②隐心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③谤议庸何伤:别人的非议怎么会中伤到自己呢?④臧:褒奖。 ⑤在涅niè贵不缁zī:比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⑥暧暧:光线不够明亮的样子。⑦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徒,同“途”,道路。老子认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⑧行行:刚强的样子。⑨慎言节饮食:说话须谨慎,饮食等欲望须节制。 1.解释下列加粗短语。 ①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_ ③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_ ④行之苟有恒 恒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意思哪一组相同?()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黄鹤楼》)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马说》) C.可以调素琴。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人琴俱亡》) D.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3.用现代汉语翻译。 (1)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思想倾向最相近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则须疑,尤其是学习文言文,这样能够更好地学古通今。例如,学习《马说》一文,我们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但当今更需要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毛遂自荐的勇气;学习《陋室铭》一文,我们赞赏刘禹锡_____________的情怀,但同时也应该摒弃孤芳自赏的落后思想。 最佳答案:1.①香气,指品德高尚 ②劳累 ③出名 ④ 2.D 3.(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4.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或:在涅贵不缁 5.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伯乐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