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尚志斋说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7:57:3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尚志斋说

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地,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溢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日:“有志者,事竟成。”又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高。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授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黄君:开封浚仪县人,事迹不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良尔弓 良:使……精良

B.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 嫚:慢,松弛

C.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谕:晓示

D.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审:清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 

B.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和而有制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D.其始学也,犹必日志/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

3.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集散文多为应酬文字,对社会人情物理亦有较深刻的体悟,《尚志斋说》就是这样一篇应人之求而作的文字。

B.全文引譬设喻,对射箭的全过程及各阶段的重要性,作了简洁而不无生动的概说,以此类比“为学”目标的确立。

C.在作者看来,志不立事难成。不立靶子射箭是无法想象的,相比为学,也要有志和立志,就是要“以圣贤为准的”。

D.第四段说到圣贤是天纵之才,他们或者初始涉猎一下学问就可以了,至于像黄君之子黄济一类的后学则当立志求学。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到“学者之欲至于圣贤”。请据文意简析“学者”要达到“圣贤”的境界,应做到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1.A

2.B

3.D

4.(1)起初没有确定的靶子,也不要求一定能射中的人。

  (2)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也就能够稍稍警诫了吗

  (3)(我)提笔写出想说的话,不觉得他的要求(让人)烦劳。

5.①拿圣贤做标准来治学;

②拜师,识友,读书,探究事理;

③立志且始终不渝;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