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节选(18分)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题目内容:《大自然的语言》节选(18分)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题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2分) 小题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2分) 小题3:将这段文字分层。(2分) ①②③④ 小题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小题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4分)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小题6:本段说明的内容是:(2分) 小题7: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8:本段的说明顺序是:(2分) 最佳答案:小题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小题1:荣枯去来 小题1:①‖②③‖④ 小题1:传语暗示唱歌 小题1: A × B √ C√ D × 小题1:以实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小题1: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小题1:逻辑顺序 答案解析:略考点核心: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