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12分)“极寒天气”会来吗?①最近,一位波兰学者预测欧洲2010年题目内容:阅读理解。(12分) “极寒天气”会来吗? ①最近,一位波兰学者预测欧洲2010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极寒”的消息,其中还提到了亚洲国家也可能会出现寒冬,对此人们议论纷纷。那么,今年的“极寒天气”是否真的会来呢 ②这位波兰学者认为,在“拉尼娜”活动的影响下,来自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活动速度减缓,并且近几年来规模缩小到只有过去的一半,无法发挥中和极地南下冷空气的作用。而且一旦墨西哥湾暖流完全停止活动,欧洲将进入新的冰河世纪。但是,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有点儿的意味。这位学者仅仅依据单一影响气候的因素预测未来气候的趋势,显然是对气候系统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刻认识的表现。气候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大气、冰雪、岩石、生物、水五大圈层,甚至还包括了人类活动。 ③实际上,把“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扯到一起有的感觉,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墨西哥湾暖流却是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的观测显示出,墨西哥湾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 ④另外,“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举个例子来说,自1986年以来,欧洲地区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两次出现了冷冬。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拉尼娜”事件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了1℃ 至4℃,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所以,单单靠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这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⑤当然,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趋多趋强的情况,并不排除某一年、某些地区会发生“寒冷事件”,但是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前全球气候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 ⑥回过头来看,2009年是有记录以来南半球最暖的年份,2000至2009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这都表明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趋势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过程。根据1500年以来的代用资料分析,欧洲近年冬季气温变化与1901年至1995年的平均值相比,大多在正负2℃之内。1708年至1709年冬季是1500年以来最冷的冬季。但20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冬季气温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没有出现过较常年偏低2℃的偏冷冬季。 ⑦因此,今年将有“千年极寒”的说法不能。 小题1: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择三项填入第②、③和⑦段三处的横线上,合适选项依次为:(只填序号)(3分) A.王婆卖瓜 B.一言以蔽之 C.瞎子摸象 D.风马牛不相及小题2:第①段中划线字“此”指的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小题3:第④段画线句除了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以外,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3分) 小题4:作者认为今年“千年极寒”不可能出现,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分析:(4分) (1)先写 (2)再写 (3)最后写全球正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每条答案不超过20个字) 最佳答案:小题1:C D B 小题1:今冬欧亚出现“极寒天气”这一消息(3分,波兰学者的预测得2分) 小题1:作比较 列数字 具体地说明了单单靠目前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或具体说明了“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 小题1: (1)“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无直接关系(2)“拉尼娜”的直接影响有限 答案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中具体的语境来选出相应的选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首先确定“此“在文中的具体位置,然后结合前后文即可找到”此“指代的内容了。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 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仔细梳理即可。 考点核心: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