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12分)(1)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主题目内容: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12分) (1)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目的是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它鼓励人类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象、详细准确的解说。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人们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2)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 (3)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主办机构希望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主题公园或各国家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以全球的视野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世博会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4)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第一展品。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它位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l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设计者们一系列殚精竭虑的设想,最终在建设者手中得以实现。 小题1:“世界博览会”指的是(3分) 小题2:第(3)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小题3:第(4)段“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划线的“大约”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小题4:结合文意,谈谈人类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哪些意义?(3分) 最佳答案:小题1:“世界博览会”指的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3分) 小题1: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模之大。(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1分,共3分) 小题1:运用“大约”一词,更加切合实际地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评分:共3分。结合所给句子回答,意思对即可。) 小题1:参考答案: ①展现人类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②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或思考人类的未来发展) ③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或推动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 ④促进人类的理解和沟通、交流和合作。(或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 ⑤体现各参展国的特色,促进人类多元文化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⑥提升了主办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等。 答案解析:小题1:了解文章内容,抓住说明对象特征,给“世界博览会”下定义。 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小题1: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 小题1:结合文章总结,能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考点核心: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