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地震与海啸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5:30:07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地震与海啸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

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来自:新华网作者张家伟内容有改动)

小题1:本文是一篇介绍地震与海啸关系的________说明文,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指出下列各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6分)

①“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

作用——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

作用——

③“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

作用——

小题3:“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一句中划线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小题4: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有平实和生动两种,选文的语言应属平实说明。

B.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

C.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但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

D.海底地震引发海啸的原因是: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从而引发海啸。小题5:日本发生了大地震以及海啸,面对这一灾难,谈谈你的感想。(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事理逻辑顺序

小题1:举例子——说明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见得就能引起海啸,有说服力。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海浪高度之高,破坏力之大。列数字、作比较——具体有力地强调了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

小题1:不能去掉。因为“可能”表推测,表明地震有导致海啸的倾向,但并非一定会发生。若去掉,就太绝对了,语言就不准确了。

小题1:B

小题1:略

答案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说明顺序。此文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大体可用如下方法:方法 特征,在分析特征时需结合具体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题时一般方法:表态 解释 分析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在分析效果时必须联系具体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第四段的内容来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谈感想即可。

考点核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