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5:28:15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菟秋祢,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忘战也。且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古之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悔者也。

……

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闻匈奴聚代谷之外而之。御史成谏曰:“不可。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牢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高帝不听,遂至代谷,平城之围。高帝悔之,乃使刘敬往结和亲,然后天下亡之事。

故兵法曰:“兴师十万,日费千金。”秦常枳众数十万人,有覆军杀将,系虏单于,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三夫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天性固然。上自虞夏殷周,程督,禽兽畜之,不比为人。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而近世之失,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且夫兵久生,事苦则虑易。使边境之民靡敝愁苦,将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而秦政不行,权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书》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愿陛下孰计之而家察焉。

1.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 穷:穷尽。

B.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 略:侵略。

C.然后天下亡干戈之事 亡:通“无”。

D.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孰:仔细,周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争者末节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乃使刘敬往结和亲 此事若不济,此乃天也

C.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D.愿陛下孰计之而加察焉 青麻头伏焉

3.下列不属于主父偃反对伐匈奴的理由的一项是( )

①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②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

③夫匈奴,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

④夫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

⑤适足以结怨深仇,不足以偿天下之费。

⑥且夫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2)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

(3)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

最佳答案:

1.B

2.C

3.D

4.(1)国家即使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天下即使太平,忘记战争也会灭亡。

  (2)如今凭借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里认为是危险的。

  (3)围家的安危在于稆王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用什么样的人。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