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节能背后的隐患》一文,完成下面题目。①2008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5:27:27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节能背后的隐患》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①2008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节能灯,数量众多的含汞节能灯在寿命到期后被当作普通垃圾抛弃处理,带来污染隐患。仅2006年国内报废的含汞照明电器折合40瓦标准荧光灯就达10亿只,由于处置不当而释放到大气环境中的汞量达70-80吨。节能业绩簿上闪亮的数字背后,潜伏着鲜为人知的污染风险。

②节能灯又叫紧凑型荧光灯,因其节能高效而被视为传统白炽灯的替代品。节能灯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5倍,比普通白炽灯节电60%到80%,使用寿命多4倍至6倍。推广节能灯可以有效节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是节能灯灯管中含有重金属汞,一旦灯管破损,汞外露,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③尽管一只普通节能灯含汞只有0.5毫克,但是它污染环境的威力却大得惊人,可能会污染到1000升水。如果按每只节能灯平均污染1000升水来计算的话,中国每年至少有6000亿升水遭到汞污染。而如果汞侵入到土壤里的话,就会污染到植物、农作物。当1毫克汞渗入地下,可造成大约360吨的水受到污染,由此计算,一只废弃节能灯如处置不当,可能污染90吨至180吨水及周围土壤。当水资源遭到汞污染后,人类和其它动物饮用后将会产生慢性中毒,医学界称之为水俣病。患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会出现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等病症;重者会出现如神经错乱、思觉失调、痉挛,最后死亡。

④汞和汞化合物可以透过皮肤进入人体;还可通过挥发进入大气传播,因其流动性非常强,在沉降之后,还会进一步转化,以“甲基汞”的形式在鱼类体内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⑤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节能灯生产企业有近2000家,年生产节能灯24亿只,年消耗节能灯多达8亿只。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取消白炽灯,节能灯产量将会大幅度增加。预计在2015年左右,仅中国市场节能灯的年需求量可达20亿只左右。而这些节能灯一旦报废,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小题1:下面对“节能背后的隐患”的分析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2分) ( )

A.节能灯有发光效率高、节约电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它也对环境和人体造成

危害,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B.人类饮用被汞污染的水后会慢性中毒,常见的症状是肢端麻木、手足协调失常、出现

运动障碍及思觉失调等。

C.重金属汞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大约需要360吨的水才能完全消除1毫克汞渗入

地下带来的污染。

D.受汞污染水体中的鱼类体内“甲基汞”的含量往往比较高,这些“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对人体部分器官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语言表达十分准确,请举例加以说明。(2分)

小题3:文中采用了数据说明的方法,请举例(画线的句子除外)说说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D

小题1:用“预计”“可”表示假设,表明后面的结果是根据节能灯大幅增加的一种推测;“20亿只左右”中用“左右”这些约数就显得极为严谨,准确地说明了节能灯的“年需求量”……

小题1:注意:本文中的数据往往用于比较,因此说明方法上更重要的是作比较。如“尽管一只普通节能灯含汞只有0.5毫克,但是它污染环境的威力却大得惊人,可能会污染到1000升水”一句,用“0.5毫克”和“1000升水”作比较,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汞污染环境的威力大得惊人”。

答案解析:

小题1:A中节能灯只有在破损的情况下,才会造成污染;B中“思觉失调”是重症患

者;C中“大约需要360吨的水才能完全消除1毫克汞渗入地下带来的污染。”说法不合

理。

小题1: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列举事例进行分析与说明。

小题1:了解常见的列数据说明方法,并理解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核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