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三游洞序[唐]白居易 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三游洞序 [唐]白居易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①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②之郡,与知退③偕行。三月十日三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④,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搏,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荧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异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如之何俯通津繇,岁代寂寥委置,罕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岂独是哉?”微之曰:“诚哉是言矧⑤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请各赋古调诗二十韵,书于石壁。”乃命予序而纪之。又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洞在峡州上二十里北峰下,两崖相廞⑥间。欲将来好事者知,故备书其事。 【注释】①微之:元稹,字微之,是白居易的诗交好友,时称元白。 ②诋(zhī)命:遵命。之:往。 ③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的字。 ④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缒:用绳子拴住人、物传送。 ⑤矧(shěn):况且。 ⑥廞:通“嵌”。两崖相廞间:指两个山崖相衔接的地方。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之反棹送予——反:调转 B.其怪者如引臂——引:张开 C.率仆夫芟芜刈翳——芟:割除 D.迨旦将去——迨:将近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叙写了三人同游三游洞,各赋诗题壁的经历,本文是白居易为三人游洞诗所写的序。 B.本文写三人相会的情形着墨不多,但从“微之反棹送予”这一细节中,则可体会元白二人的深挚情谊。 C.三人发现并游览三游洞的经过,是文章的重点,三游洞内景致的特点可用险、惊、幻三个字来概括。 D.本文叙事简洁有序,写景生动逼真,写情直抒胸臆,质朴明畅,堪称游记小品文中的佳作。 3.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岂独是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D 2.D 3.诚哉是言/矧吾人难相逢/斯境不易得/今两偶于是/得无述乎 4.(1)即使有敏捷(或出色)的口才,也不能描绘(或说出)这美丽的景色(或情形)。 (2)借这件事可以说明另外的事,可以为此深深叹息的,难道只有这件事吗?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