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动物睡觉的秘密(堂文)①有人说,拿破仑每天只需要睡4个小时的觉,万不得已时,他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4:53:49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动物睡觉的秘密(堂 文)

①有人说,拿破仑每天只需要睡4个小时的觉,万不得已时,他还骑在马背上睡觉。但他骑的马比他睡得还少,通常3个小时就够了。

②动物睡觉的多样性使动物研究人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颈鹿的睡眠更少,它们每天只需睡两个小时,而蝙蝠和条形鼠以20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着睡懒觉的纪录。

③在动物王国,在睡觉的技巧方面有真正的高手:某些动物站着睡觉(大象、马、绵羊)或者单腿站着睡觉(鹳);某些动物睡觉时头朝下(蝙蝠);某些动物在水里睡觉(海豹、河马);某些动物睡觉时睁着眼睛(鱼)或者只闭上一只眼睛(海狮、海豚);某些动物甚至可能在飞行中睡觉(信天翁)。

④“它们为什么这样做?”“它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为什么无法这样做?”

⑤这是人们在研究动物睡觉时经常提到的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解开这个深奥的谜,即人和动物到底为什么必须睡觉。自人类诞生起就有人思考这个问题。但对睡眠的研究在约7年前才开始盛行起来,脑电图的应用使人们可以连续地记下大脑里产生的电流。从那以后,研究人员试图用越来越完善的方法揭开睡觉的秘密。

⑥对这个秘密最重要的认识之一是:确实所有的动物都睡觉。如果它们因受干扰而长时间得不到休息,那么它们会像人一样“补觉”。动物长期不睡觉也会死亡。

⑦科学家们早先注意到:动物体积越大,睡觉越少。这是符合逻辑的,人们可以认为,牲口体积越大,它在天敌面前躲闪的机会就越小。这个论点适用于马、长颈鹿和牛,它们以吃草来消磨大量时间,并且不能很好地隐蔽。但使这个论点站不住脚的是,大象只睡4~5个小时,也属于睡觉少的动物,尽管它们几乎没有天敌。狮子虽然体积不小,但睡眠多达18个小时,是极其明显的爱睡懒觉者。这使更多的人认为,睡觉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关联。食肉动物睡得最多,食草动物睡得最少。

⑧在睡觉习惯方面,动物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动物有固定的入睡习俗:黑猩猩每天晚上都铺“床”,把自己的“枕头”拍松,还找一个偎依的伙伴;马戏团里的大象会兜圈子;狐狸、狗和猫则舔净自己的皮毛;仓鼠和家鼠睡觉时把自己的“卧室”变暗。幼小动物的睡眠时间原则上要比成年动物长。

⑨不仅如此,所有的哺乳动物在睡觉时也经历相同的阶段:深睡阶段、短波轻睡阶段和活跃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摘自《北京青年周刊》)

小题1:动物睡觉的秘密有哪些?(5分)

小题2:第①段划线句子中“通常”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3: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第④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小题5:简要说明“动物体积越大,睡觉越少”不完全正确的理由。(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所有的动物都睡觉;睡觉习惯与饮食习惯有关联;食肉动物睡得最多,食草动物睡得最少;许多动物有固定的入睡习俗;所有的哺乳动物在睡觉时也经历相同的阶段:深睡阶段、短波轻睡阶段和活跃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一点1分,共5分)

小题1:不能删去,“通常”表明只是一般情况下如此,不包括特殊情况。删去后就和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分)

小题1:举例子和分类别。 具体有条理地说明动物在睡觉的技巧方面有真正的高手。(4分)

小题1:承上启下;引起读者的思考。(3分)

小题1:睡觉习惯还与饮食习惯有关联。食肉动物睡得最多,食草动物睡得最少。(3分)

答案解析:

小题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动物睡觉的秘密特征即可。

小题1: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小题1: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在内容上引起读者的思考。

小题1:阅读文本,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考点核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