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你被核辐射过吗? ⑴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千世界中所有题目内容: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你被核辐射过吗 ⑴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千世界中所有物质形态,都离不开原子内部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有两种极端的情况:核聚变与核裂变,也就是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形成新核或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新核。每伴随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都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宇宙,就是在无尽的微粒运动中,走向新生或者毁灭。 ⑵ 核辐射是一种能量,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向另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转变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或电磁波,能产生核辐射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⑶科学家们说,宇宙间放射性物质有很多,但所产生的核辐射对于人类而言危害都不太大。 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伤亡。 ⑷太阳的光和热,就是最常见的核辐射,这个辐射是太阳恒星的内部由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而且,大部分“厉害”的太阳辐射都被大气层过滤掉了,被我们大多数人所接触到的辐射,也早就参与了人类进化的过程,成为了人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⑸人类在把核辐射用于做武器或发电之前,早就开始利用它们改进人类的生活。 ⑹核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近百年历史了。现在,全世界每年50%以上的放射性核元素并不是被做成了核武器,而是进入了医院的放射科,X射线照相、CT、放射性核素诊断等,都是利用放射性核元素来诊疗疾病的。放射性诊疗对人体有没有伤害?科学家们说,一切都控制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 ⑺我们每天接触的食品,早就被核辐射过了。 ⑻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保鲜的目的。目前,全世界500多种辐照食品已在5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每年的辐照加工量在30万吨以上。 ⑼从1958年起,中国就开展了辐照土豆、洋葱、大蒜、蘑菇等蔬菜、水果、鲜猪肉、牛羊肉、鸡鸭肉及其制品,水产、鲜蛋、酒和中成药、中药材等的实验研究。目前,我国批准的适宜辐照的食品已达6大类57种,几乎涵盖了在超市里能找到的所有种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辐照食品的累计数量已近60万吨。 ⑽大家最熟悉的辐照食品是大蒜、土豆和洋葱,这三种食品在收获后生命活动并没有终止,代谢活动仍然在进行,仍然会发芽、长根。而如果将收获后的大蒜、洋葱或土豆用很低剂量的钴-60γ射线照一下,就可以抑制芽细胞的发育、抑制长根。现在市场上不发芽不失水的“激光蒜”,就是利用核射线辐照处理后贮藏的大蒜。辐照处理后还可使香蕉、苹果、芒果、草莓等水果延缓成熟,像苹果、梨辐照后甚至可以保存8个月而色香味完全不变。 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003年正式宣布:“辐照是一种处理食物的物理加工过程,如同用加热和冷冻保藏食品一样。”这个结论使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有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⑿科学家不仅在果实成熟后打核辐射的主意,在种子阶段,核辐射技术就已经捷足先登了。核辐射在育种方面利用的是它能诱发基因突变,突变成功的概率比自然界自发的突变高出1000倍。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已经超过2000种,播种面积达几十万公顷,我国用辐射育种培育的作物新品种有620多个,数量、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都排世界第一。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利用γ射线和电子束诱变,就培育出“鲁棉一号”、“原丰早”水稻、“铁丰18”大豆”,还分别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⒀科学家近年来热衷航天育种:让种子坐上航天飞机,利用太空中的强磁场、微重力、强宇宙射线辐射以及高真空等综合物理因素,让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诱发突变。等返回式卫星或飞船把种子带回来后,科学家们再培育和筛选,已经培育出了水稻、小麦、油菜、大豆、棉花等多个新品种。 ⒁尽管科学家们沾沾自喜,但太空物种遭到了公众的质疑。 ⒂核辐射对于生命世界而言,可说是一种催化剂、一种推动力,它既有功于这个多样性丰富的大千世界,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功过相较,是非难断。 ⒃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满足人类无休止的欲望,被“滥用”的核辐射无疑变成了魔鬼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4期 撰文/喜见,有删改) 小题1:本文以“你被核辐射过吗?”为题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 小题2:从文中看,人类利用核辐射改进自身生活的举措及目的有: ①; ②; ③。(6分) 小题3:⑴第⑷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⑵第⒃段中“滥用”一词加引号,是用来表示。(A.引用 B.特殊含义 C.着重指出)理由是(3分) 小题4:对选文内容理解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核辐射是一种能量,能产生核辐射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B.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0%的放射性核元素进入医院的放射科来诊疗疾病的。 C.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已达2000种,播种面积超几十万公顷。 D.核辐射对于生命世界而言,功过相较,是非难断。小题5:【相关链接】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据传,上世纪90年代,一支9人科学考察小组进入切尔诺贝利时,曾遭遇一群巨鼠袭击,只有一人生还,最后当局集结大量军队、轻重型武器,将所有能发现的巨鼠群消灭,传闻中出现的巨鼠就被称为“切尔诺贝利巨鼠”。 请问:这个传闻有一定可信度吗?请用文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加以分析说明。(4分) 最佳答案:小题1:用疑问句式引起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并自然引出本文说明对象,同时暗示了核辐射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离得很近的特点(3分) 小题2:①运用于医学领域来诊疗疾病; ②对食品采用辐照技术达到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保鲜的目的③利用核辐射育种培育出新品种(6分) 小题3:(1)举例子具体清楚地说明了宇宙间放射性物质有很多,但所产生的核辐射对于人类而言危害都不太大。(3分) (2)C强调突出了核辐射只有在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被无限制的使用时,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更好地揭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小题4:C(3分) 小题5:有一定可信度。因为核辐射既然能诱发植物的种子发生基因突变,那么,也同样有可能诱发动物发生基因突变;何况切尔诺贝利辐射物泄漏强度大,诱发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就更大。(4分) 答案解析:小题1:“你被核辐射过吗?”是设问句,本身就有引发读者思考与兴趣的作用,另外看这个题目就可以知道文章的内容与大意,所以这个题目好。 点评:说明文题目一般以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为题。所以题目一般具有点明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的作用。 小题2:试题分析:根据“⑸人类在把核辐射用于做武器或发电之前,早就开始利用它们改进人类的生活”可知,答案范围在六至十三自然段,从中找到关键语句即可,如六段、八段、十二段的首句就是关键语句。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上下文内容判断,本段是举“太阳的光和热,就是最常见的核辐射”,对人体没有危害的例子,来说明上段中的“宇宙间放射性物质有很多,但所产生的核辐射对于人类而言危害都不太大”。第二问,结合全文内容,尤其是最后一段中的“为了满足人类无休止的欲望,被“滥用”的核辐射无疑变成了魔鬼”一句可知,用引号是为了强调核辐射只有在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被无限制的使用时,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点评: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说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理解说明文中的语句,也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 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原文中的“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已经超过2000种”可知,“已达”的说法不准确。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说明文大致内容等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的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去判断、去衡量。 小题5:试题分析:根据原文中的“核辐射在育种方面利用的是它能诱发基因突变,突变成功的概率比自然界自发的突变高出1000倍”的介绍可知,这种说法是具有极大的可信度的,因为辐射能诱发植物的种子基因突变,也同样可以诱发动物发生基因突变;辐射物泄漏强度大,诱发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就更大。 点评:要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借用原文中的信息,组织成自己的语言,把个人的理由表述出来。注意全面性、完整性,还要注意语言的通顺。 考点核心: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