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博客》回答小题(10分)博客(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题目内容:阅读《博客》回答小题(10分) 博客 (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2)2004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5000万。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的敲打着一个互联网传奇。《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经常写博客,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3)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的“零门槛”,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的超出人们的想象。 (4)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发布自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沟通。 (5)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是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博客将成为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6)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它造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与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7)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小题1:概括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2:第三段中划线的“零门槛”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小题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常写博客。() (2)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 小题4:从全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3分) 最佳答案:小题1:近年来,博客在中国疯狂(迅速,快速)发展(3分) 小题2:加入博客没有条件限制。(2分) 小题3:列数字举例子(2分) 小题4: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是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3分)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结合第二段第二句“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来概括。 点评:概括说明文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注意找到文段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是开头第一句话,但也有例外,那就要注意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语。如:“但是”“然而”等。 小题2:试题分析:可以结合“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这句话来理解,“任何人”说明没有条件限制。 点评:考查特定名词指代的内容,一般只要结合该名词的意思,也能在该词的附近(前面或后面)找到答案。 小题3:试题分析: ⑴ “1.23”“2800万”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⑵“如”表示举例子,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小题4:试题分析:抓住第⑷⑸⑹各段开头的第一句话,即中心句即可找到相应的答案,再进行概括。 点评: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目对所提取的信息有明确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浏览文章内容,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一般都能找到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有的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需要稍加整理,重新组织语言来表达,得到答案。 考点核心: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