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题目内容:读某山地甲、乙丙三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 B.该山地位于赤道附近 C.流经山地西岸的洋流为暖流 D.该山地东坡出现永久性积雪的海拔约为5300米小题2: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甲地最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最佳答案:小题1:C 小题2:B 答案解析:小题1:因丙地年降水量较多,所以应位于迎风坡;海拔2000米处1月的气温为-3°C,那么山麓地带的气温最高位3°C,所以不可能位于赤道附近;该山地海拔2000米的1月气温为20°C,海拔约为5300米的气温为0.2°C,所以不会出现永久性积雪;而因同海拔的西侧气温高于东侧,所以流经西岸的洋流为暖流,增温增湿。故选C。 小题2:因甲地冬季7月的平均气温为-3°C,所以其自然带应为温带的自然带,又因年降水量仅为350mm,降水较少,气候干燥,所以其自然带应为温带草原带。故选B。 考点核心:从赤道向两级的地域分异:定义: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别称:纬度地带性。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重要因素:水分;成因总结:手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分布规律: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主要分布地区: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