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伐树记欧阳修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题目内容: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伐树记 欧阳修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 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注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鸟不幸,视其处之而已。”客既去,修善其言而记之。 注:樗(chū):臭椿树。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之东园,久茀不治茀:杂草丛生。 B.然一旦悉翦弃 翦:修剪,修整。 C.庄周之贵也 贵:看重,崇尚。 D.以无用而贼有用贼:侵害,妨害。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根壮而叶大②视其处之而已 B.①以杏故,特不得蔬 ②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 C.①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天 ②美泽可用,反见存 D.①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 ②才者死、不才者生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与庄子“才者死、不才者生”的态度完全相反的一组握()。 ①(樗)不足养,是宜伐 ②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 ③今梅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 ④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 ⑤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 ⑥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园人向作者建议把东园里的一些树木砍去,使园子更加宜予种植蔬菜。 B.改造东园时,作者生出疑问,觉得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 C.在客人看来,树木的去留要看它的地位作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去之。 D.作者记伐树事,主要意图是反思自己的主观和片面,主张看问题应客观。 5.用斜线(/)给下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根 壮 则 梗 地 脉 耗 阳 气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滋 叶 大 则阴 翳 蒙 碍 而 新 植 者 不 得 畅 以 茂 又 其 材 拳 曲 臃 肿疏 轻 而 不 坚 最佳答案:1.B 2.C 3.A 4.D 5.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