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文大有作为的蓝藻①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3:56:07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

大有作为的蓝藻

①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这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古代蓝藻的样子和现代的蓝球藻有点相似,这说明,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②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物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这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低等的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③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

④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原来这是蓝藻耍的把戏。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光线条件的不同,产生从红到紫的美丽颜色。英国一个古战场上的一座纪念碑,是纪念阵亡将士的,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⑤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A)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的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以上。

⑥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固氮蓝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合成氮素化合物,不断地释放出来。它在死亡分解以后,释放出的氮素化合物就更多了。

⑦如果把固氮蓝藻放在稻田里大量繁殖,通过它们的固氮作用,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这样,在稻田里就有了一座小型的“天然氮肥厂”。据估计,(B)地球上固氮蓝藻每年从空气中可固定纯氮1000万吨左右,相当于5000万吨硫酸铵所含的氮素,它的功劳可大哩!

⑧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稻田中繁殖固氮蓝藻中的固氮鱼腥藻,获得了水稻增产24%的效果。人们把这种固氮鱼腥藻命名为“万年肥”。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这是固氮效率最高的一种了。

⑨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选自《中国地理教学参考》有删改)

小题1:这是一篇以蓝藻为说明对象的科普说明文,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3分)

特点

科学依据

历史悠久

1881年,有个水手在格陵兰岛海岸看到一片积雪在几小时里变成了猩红点点的雪。

种类很多

地球上已知的蓝藻约有2000种,其中具固氮能力的就有100多种。

在印度,科学家在稻田中繁殖了另一种叫管链藻的固氮蓝藻,固氮效率更高,使水稻增产2.7倍。

小题2:细读下面两个句子,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品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⑴地球上至少在那个时候已经有生命孕育了。

⑵每逢阴雨天气,碑石四周常常泛出殷红的“血迹”,这是附近地面上的蓝藻在“显灵”。

小题3:选文(A)(B)两处划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有何不同?(3分)

小题4:文章结尾说“蓝藻真是一种大有作为的生物肥料”,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归纳其原因。(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①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

② 分布广或繁殖力强;(答“会变色”亦可)③固氮效益高

小题2:(1)“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表明地球有生命的历史可能更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显灵”运用的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蓝藻里的红色素能随不同的光线条件而变色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小题3: 都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A处具体说明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B处突出固氮蓝藻固氮能力强,功效大。

小题4: 要点①蓝藻中的固氮蓝藻能将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使粮食增产;

②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③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强的水生植物。

答案解析:

小题1:

根据表中提示信息在相关文字段中找到句子,简要概括即可。“科学依据”指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不是作者主观的判断和评述。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提示明确。概括要点,要了解所叙述的事物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多的,要逐一概括。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角度来分析,第二题从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角度来分析,说明两词在句意的表达和说明的效果上的作用。

点评:本题不难,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是常说常考的问题,易于理解。在说明文阅读中,提问到一个词的作用,尤其是限制修饰性的词语,基本要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考虑,要解释怎么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小题3:

试题分析:“在水温达89℃的温泉水中”是列数字说明,说明蓝藻耐高温;将蓝藻与“硫酸铵所含的氮素”相比,是作比较说明,突出蓝藻能力强。

点评:本题不难,说明方法是说明文学习中重要的知识点,学习时要了解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注意彼此之间的区别,不要出现判断错误。

小题4:

试题分析:在文段中找到相关的文字概括,如第七段中“就能把原来水稻不能利用的空中氮气变成能利用的氮肥”,如最后一段中“因为蓝藻从空气中获得的肥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阅读考试中大多有概括要点这类的题目,解答时关键是要仔细的阅读相关段落,根据要求搜寻文字信息,或是一个词或是一个句子,直接引用或用自己概括,概括要点,语方要简练,点明即可,要点不能遗漏。

考点核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