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10分)①一个旅游观光者,其实永远是健忘的。每到一处景观,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24 12:10:29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10分)

①一个旅游观光者,其实永远是健忘的。每到一处景观,他会惊奇、会兴奋,但一转眼,这些惊奇和兴奋,又会被新的景观引起的惊奇和兴奋取代。他们眼中的古塔也好,古刹也好,充其量不过是形状有差异、年代有远近的建筑。

②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③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 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 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 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④“‘建筑’ 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⑤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小题1:选文第③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请你做简要概括。(4分)

小题2:文段选自《梁思成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写“旅游观光者?(3分)

小题3: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说说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房子是实用的,是遮风挡雨的居所(2分),而建筑是艺术,是人类精神和美感的体现

小题2:用一般游览者对建筑的认识与梁思成作对比(1分),突出梁思成对建筑的独特认识: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2分)。

小题3:对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建筑专业常识,包容了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1分),他真正了解古建筑的价值(1分),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或“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1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仔细阅读第三段的内容,概括相关内容,房子,是人类居住的场所,而建筑则是一种艺术的体现。

小题2:

试题分析:从衬托方面回答即可。用一般浏览观光者对建筑的认识,来衬托梁思成对建筑认识的与众不同。

小题3:

试题分析:结合下文,用原文回答即可。“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考点核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是三大实用文体之一,它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明过程和事理的,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了解,给人以知识。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